•   亲爱的股友,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,一路飙升,财源滚滚。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,把握机遇,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。
  •   亲爱的股票朋友,愿你在新的一年里,股票如潮水般上涨,收益如春笋般茂盛。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,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。祝你投资顺利,财源滚滚!

股票配资平仓线:实盘杠杆-算力狂潮下 AIDC储能会成为下一个爆点吗?

摘要:   近期,储能圈火了一个新概念——AIDC。  它是上半年多家储能企业财报中提及的亮点领域,也是当前资本市场热切追逐的标的之一。  AIDC指人工智能数据中心...
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(万)

  近期 ,储能圈火了一个新概念——AIDC 。

  它是上半年多家储能企业财报中提及的亮点领域,也是当前资本市场热切追逐的标的之一。

  AIDC指人工智能数据中心,是伴随着人工智能(AI)兴起的热词 ,可被视作当下数字经济的“心脏”。随着AI技术的突飞猛进,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(IDC)正加速向AIDC转型升级 。

  能源供应对于AI至关重要。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曾直言,人工智能的本质是能源 ,有多少能源才有多少智力。

  部分大型数据中心的年耗电量甚至堪比小型城市 。

 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曾指出 ,去年国内数据中心和5G基站耗电量总计2500亿度,相当于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年耗电量之和 。

  AIDC的发展,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、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,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。

  在这其中,储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。

  部分眼光长远的龙头企业,已经开始抢滩这一仍较为前沿的市场 。

  作为全球仅次于特斯拉的储能系统龙头 ,阳光电源(300274.SZ)高管在今年半年度业绩会上,大篇幅介绍了AIDC相关业务。其透露,虽然暂时没有客户 ,但公司已成立了AIDC事业部,正在抓紧研发,争取明年出产品。

  今年2月 ,锂电龙头宁德时代(300750.SZ)递交的港股IPO招股书中,数据中心储能需求被单独提及 。该公司预计,未来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 ,预计以76.3%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24年10 GWh增长至2030年约300 GWh。

  “AIDC对于储能的需求大致体现在三部分。 ”日前 ,储能企业双登股份(06960.HK)执行总裁杨宝峰对界面新闻记者介绍称 。

  第一类是应急备用,使用高倍率铅酸或锂离子电池,通常与UPS不间断电源或高压直流输电HVDC配合 ,主要解决数据中心供电中断的问题。

  第二类是BBU电池,即机柜中的电池供电单元,这部分电池量较小 、供电时间更短 ,主要解决电压波动等即时性、短时性问题。目前主要在海外有部分实例 。

  第三类就是储能系统集成,可满足数据中心整体用电需求。这也是当下储能企业希望去抢滩的市场。

  当前,AIDC对于第一类传统备用电池的需求量增长明显 ,已体现在部分企业的业绩上 。

  8月26日,双登股份成功登陆港交所,被业内称为“AIDC储能第一股” 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,2024年,双登股份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货商中位列第一,市占率达11.1%。

  AIDC智算中心电池已成为双登股份最大的业绩增量 ,其主要客户包括字节、阿里等互联网企业 ,或是专门建立并运营数据中心,租给互联网巨头的企业们。

  财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双登股份AIDC智算中心电池及系统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大增113.1% ,营收占比跃升至47.2%,成为该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。

  杨宝峰对界面新闻称,去年起 ,AI发展速度加快,智算数据中心 、超算的兴起,对电池的需求量迅猛增长。

  南都电源(300068.SZ)在财报中也提出 ,数据中心市场成为公司重点拓展的领域。该公司今年相继中标万国数据1.2 GW高压锂电数据中心框采项目、美国数据中心5.2亿元高压锂电项目等 。

  上半年,南都电源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营收18.9亿元,同比增长34.09% ,是三大主要业务中唯一营收正增长的板块。

  相比较而言, 应急备用电池市场空间相对有限。为数据中心配备储能系统,并将其打造为参与电网互动的灵活性调节资产 ,这一市场的空间更大 ,对于企业也更具有吸引力 。

  今年7月,六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的通知》中,针对工业、金融 、公共机构等六大领域的数据中心提出明确绿色标准。其中要求数据中心的风电 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省级消纳责任权重 ,积极利用储能、氢能等技术,具有较强用电负荷调节匹配能力。

  “在刚刚结束的北美新能源展会上,几乎所有的储能集成商都提到了AIDC解决方案 。”一位参展商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。

  杨宝峰称 ,海外电网支撑性弱,部分地区供电能力不足,数据中心需要更多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加持。

  多家储能企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 ,公司非常看好储能在AIDC领域的应用,该领域预计将给储能系统、相关解决方案带来很大的需求增量 。

  “但目前需求主要在海外 。 ”

  一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,美国 、中东沙特、东南亚的马来西亚 ,是数据中心建设需求较高的区域,其所在公司已有单体1-2 GWh的项目在谈。

  海辰储能相关负责人也对界面新闻表示,公司曾收到国内外数据中心业主、电源方案商的询价和订单 ,目前看需求主要分布在美国 、欧洲等。

  从事逆变器相关业务的华为、阳光电源(300274.SZ)等企业 ,在电源端和电子电力转换技术上的技术积累,与AIDC电源有着一定的技术协同 。因此,它们也顺势切入这一新增量市场。

  阳光电源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 ,其未来AIDC业务计划重点瞄准海外市场。

  在刚刚结束的北美最大清洁能源展会RE+期间,海辰储能、精控能源等多家中国企业,面向海外发布了专门的AIDC储能解决方案 。

  相对于国外 ,中国供电稳定,变压器扩容压力小,新建输配电能力强 ,可以更好地满足新建数据中心的用电要求。

  因此,国内更多采用“绿电直连+源网荷储一体化”的方案,来应对大量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。

  今年5月30日 ,国家发展改革委 、国家能源局发布《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其中明确,绿电直连是指风电、太阳能发电、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 ,而是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 ,且可实现供给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 。

  绿电直连模式可以通过专用线路为数据中心供电,减少AIDC对于公共电网的依赖,同时也可以促进新能源的就地消纳。

  绿电直连同样需要与储能深度绑定 ,以平抑绿电波动性 、提升消纳率等,储能技术是实现绿电“以荷定源”的关键支撑。公开数据显示,储能投资占绿电直连项目总投资比重超30% 。

  但由于政策导向、市场发展仍在初期阶段 ,国内数据中心业主对绿电直连方案的探索还不够积极。

  “AIDC配储能系统这部分实践,在国内刚刚开始。 ”杨宝峰告诉界面新闻 。

  目前,国内相关AIDC项目对储能系统的需求体现 ,仍主要围绕窗口指导和八大枢纽节点来展开 。2022年2月,中国正式启动建设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,分别为京津冀枢纽、长三角枢纽 、粤港澳大湾区枢纽 、成渝枢纽、内蒙古枢纽、贵州枢纽 、甘肃枢纽、宁夏枢纽。

  青海是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试点省 ,该地也正在大力推进算力发展。《西海都市报》数据披露,青海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占比全国第一,已建成全国第一个100%清洁能源可溯源大数据中心 ,并建成全国第一个共享储能市场化交易平台等 。

  天合光能和中国联通在青海联合打造的三江源示范项目 ,就是一个“风光储充+算力中心 ”的典型案例。其通过绿电直供算力中心的方式,年均供电约1000万千瓦时,绿电消纳比例100%。

  “国内AIDC配储需求想要爆发 ,还需时间 。”

  在杨宝峰和很多储能从业者看来,这主要因为国内政策制度尚不完善,以及电网系统较为强势。

  “上半年国家才发文鼓励绿电直连 ,对绿色数据中心的评价指标中提及了有储能和绿电的要求。即使有了政策,目前电网仍是无法越过的,电网的那部分通道费还是要付 。”杨宝峰称。

  由于尚不完善的价格机制 ,当前国内储能系统的盈利性较弱,单独通过市场交易无法保障收益。虽然多项政策已经开始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、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,同时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等 ,但仍需要时间落定 。

  据杨宝峰测算,当前东部地区一般工商电价大约0.65元/度,西部地区大约0.45元/度 ,如果绿电直连+储能的成本在0.3-0.4元/度 ,对数据中心而言就是划算的。如果能够完成电力体制改革,绿电直连+储能的成本有望降到0.2元/度以下,那将大幅提升此模式的吸引力。

  另一方面 ,由于AI数据中心对稳定性的要求极高,远超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(IDC) 。其需求并非单纯的“不能断电 ”,而要求贯穿电力 、网络、环境、算力调度等全链路的零中断 、低波动 。

  这对想要发力这部分市场的储能企业的技术能力 ,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  一家储能企业市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,和普通的储能系统相比,AIDC需求下的变流器(PCS)与能源管理系统(EMS)均需要定制化开发 ,可以简单理解为源网荷储小方案,PCS响应要更快、在线率要更高。同时,功能上满足保护系统、平滑负载 、黑启动 ,如果是低压还要做到无缝切换 。

  上述海辰储能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,现存多数储能方案仍是一款产品应对不同工况,其性能与衰减模型均未针对AI数据中心的特殊用电需求打造 ,导致难以满足“全天候、高匹配、高可靠”的能源供给需求。

  在其看来 ,储能企业需要更深入理解数据中的负荷变化,对复杂的用电工况作出应答,对高可靠性作出保证。面对AIDC需求 ,在技术和产品上,企业要能够为数据中心绿色转型作出性价比最高的方案,例如在更长时间的放电能力上去探索 。

  “也要防止数据中心的负荷高频变化对电网造成扰动 ,同时又能够提供高倍率的铅酸替代方案,因此锂钠结合或者引入其他新型储能方案也是值得探索的事。”其建议称。

你可能想看:
分享到: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